【曾遭遇盗图的设计师现身说法】 董设计师:盗图现象司空见惯 原创维权成本高 董龙设计师,DOLONG董龙设计 工作室创始人。2012年,因作品被盗用,将东易日盛、业之峰两大装修公司告上法庭。经过长达半年的官司,两个装饰公司被判向董设计师道歉,并做现金赔偿。 董设计师认为,当前盗图现象在家装行业已经见怪不怪,导致这种风气盛行的原因,包括两点: 首先,当前装修公司大多以业务量作为设计师的考核指标,导致设计师重心放在签单上,从而未能用心的做设计,也没有多少作品产出;为了应付客户的要求,只能拿别人的作品充数; 其次,装修公司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装修公司,本身在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加之本身资源不足,为了充门面,也可能会盗用他人的作品。 董设计师同时表示,在家装行业,真正有自己的设计作品的设计师少之又少。这一类事件现在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很多人看得多了就觉得没什么。而且,对于原创作者而言,维权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等成本太高,而且一旦采取维权行为,就会打乱自己原来的平静生活和正常工作。
以下是相关内容的采访实录: 真正有设计作品的设计师少之又少 【太平洋家居网】:当时您上诉的结果怎样? 【董设计师】:装修公司向我道歉和赔偿。 【太平洋家居网】:官司打了多久? 【董设计师】:至少半年吧。 【太平洋家居网】:您觉得,行业内为什么会出现设计师盗用其他人作品的现象? 【董设计师】:从设计师的角度讲,现在装修公司大多以业务量为考核指标,在这种以营销为目的的经营模式下,设计师把重心放在签单上,而不是在设计上。因为这些项目可以让他赚很多钱,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举个例子,比方说一个设计师一个月要做五个项目,那他就没办法把一个项目都慢慢做好;但是如果只做一个项目的话,就可以一步步慢慢做。 另一方面,现在客户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找设计师的时候,会想知道这个设计师之前做过什么作品。设计师如果本身没有作品,那就只能盗用他人的。 其实,现在市场上真正有设计作品的设计师能有多少?可能就只有10%,至多20%。 从装修公司的角度讲,这个行业目前没有特别大的公司。所谓的大型装修公司,也只是区域性的大公司。公司规模比较小,在管理上可能会有一些漏洞;就如刚刚提到的,客户都想看到公司的实力,看他们有哪些作品,而这些公司如果本身没有作品,就只能盗用。 【太平洋家居网】:这种现象有多严重,是否有一些统计数据? 【董设计师】:只能说很多。现在盗图的办法由很多。一种是直接把图放官网上,占为己有;另一种是设计师在自己私人的展示平台,用自己的电脑给客户展示作品时盗用别人的作品,这种更隐蔽; 另外,现在还出现一门生意。我们的作品很多会刊登在杂志报刊上,有人会专门找拍摄作品的摄影师或者出版作品的机构购买这些作品,然后售卖。从这些途径获得的作品都是原件,无水印的,更难辨别。 一开始看到这种情况我们会很愤怒,见多了就习惯了。现在觉得,盗用也无所谓了,盗就盗吧,骗人只能骗一时。反正我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可能再也不会去维权了。 赔偿少成本高 设计师维权得不偿失 【太平洋家居网】:为什么? 【董设计师】:赔偿额度比较小,成本太高。法律上对于侵犯著作权的界定是很清楚的,但是,维权的话付出比得到的要少。它会浪费很多的时间精力,会得罪人,并且会打扰正常工作和生活。因为一旦维权会遇到很多的声音,比如有人说你是拿事件炒作等等,把平静生活打破,我觉得得不偿失。 【太平洋家居网】:一般来说,装修公司或者设计师把别人的作品放在自己的官网上,都会有打上水印并且把它挂到某一个设计师的名下。这种情况下,普通的网友很难辨别出是否是原创。 【董设计师】:其实还是有一些辨别办法的。比如说,可以向装修公司或设计师索要完整的设计方案。如果是盗用的,一般都是没有施工图的。另外,我们设计师在工程施工的时候,一般都会在现场拍一些施工照片。是否有施工照片也是一个判别的办法。 总之,还是需要客户多留心,多了解那家装修公司,如果客户很重视作品的原创性的话,得多看看他们的施工图、施工照片、问清楚施工流程。 【太平洋家居网】:现在家装设计师的资格考核是否门槛很高? 【董设计师】:据我所知,设计师资格证考核现在行业还没统一标准。就南京而言,家装是市场化的竞争,真正看的是实力。 查看业主投诉帖 参与无良家装公司曝光行动 盘点:装修公司黑榜单 转载申明:太平洋家居网独家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
选风格填面积,马上免费预约
热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