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博饼活动

2010-9-15 19:04:27  出处:PChouse论坛  作者:佚名   我要评论

  “中秋博饼”是以厦门为中心的闽南地区一项重要的民间习俗。它起源于厦门,流传于漳州的龙海、泉州的安海和金门县等地。每年中秋佳节,该地区的家家户户和社会上的单位、企业或团体,都会自发举行“中秋博饼”活动。它通过掷六个骰子的方式,获得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共六个等次,大小不等的月饼。因为游戏法则公平、简单、有趣,是一项高雅的节庆娱乐和带有竞技游戏性质的民俗文化活动,历来为公众所喜爱。

  “中秋博饼”最早的历史已不可考,迟至明末清初闽台民间已有中秋博一个月饼的习俗。鸦片战争后,厦门逐步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港口城市、闽南经济、文化的中心和华侨出入境的口岸。民间利用中秋佳节的机会,把月饼改良成为按科举级别制成的一整套会饼,同时结合古代博弈游戏的《骰子选格》和明代中期江南流行的“状元筹”游戏法则进行活动。由家庭发展到亲友然后普及到社会群体。

  如今“博饼”,不但家庭有,同学、朋友、同事之间也利用中秋节博“状元饼”,单位团体也组织大家博饼,成为中秋节不可缺少的社会娱乐活动。每个人在中秋节前后可能会参加多次博饼活动。而且,如今博饼会的内容也逐渐丰富,奖品也变了味,月饼悄然隐之,被一些日用品,如毛巾、沐浴露、食用油、工艺品等替而代之。曾有人一夜博回两年都用不完的牙膏、香皂,最后只得转送亲朋好友。当然,博饼的乐趣不在于礼品的大小,也不管奖品如何变换,人们看重的是围在一起博弈的乐趣,是大家团圆共享的时刻。

  “中秋博饼”延续至今,具有其社会价值:经过正确引导和弘扬,可以使之为建造和谐社会、增进社会精神文明发挥积极作用;学术价值:纳入闽南文化范畴进行研究,有利于全面了解闽南社会发展史;经济价值:可促进第三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近年来,它也逐渐传播到闽南周边地区,甚至港、台以及部分闽南籍华侨华人侨居地,作为乡邦文化被接受和弘扬。

责任编辑:wushuxian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注:所有评论通过审核后才会被公开。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选风格填面积,马上免费预约

请选择你喜欢的装修风格
请选择风格
  • 请选择你喜欢的装修风格
  • 简约风格
  • 中式风格
  • 欧式风格
  • 田园风格
  • 日式风格
  • 混搭风格
  • 地中海风格
房屋面积不能为空
手机不能为空
请选择你所在的城市
城市不能为空
  • 安徽
  • 福建
  • 广东
  • 甘肃
  • 广西
  • 贵州
  • 河北
  • 湖北
  • 黑龙江
  • 湖南
  • 海南
  • 河南
  • 吉林
  • 江苏
  • 江西
  • 辽宁
  • 内蒙古
  • 宁夏
  • 青海
  • 四川
  • 山东
  • 陕西
  • 山西
  • 台湾
  • 新疆
  • 西藏
  • 云南
  • 浙江
  • 直辖市
  • 安庆
  • 蚌埠
  • 亳州
  • 巢湖
  • 池州
  • 滁州
  • 阜阳
  • 淮北
  • 合肥
  • 淮南
  • 黄山
  • 六安
  • 马鞍山
  • 宿州
  • 铜陵
  • 芜湖
  • 宣城
60获取验证码

立即免费申请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政策》

合作媒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