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一:以某些特价品做诱饵 引进店消费就是胜利 名牌家居产品今年为了抓住消费者,不再高高在上,各种折扣力度也颇具诱惑。然而,笔者上周末在对居然之家丽泽店、红星美凯龙东四环店和马甸桥附近某家具店进行探访时发现,若想享受“大品牌的低价格”并不容易。走访中,以销售欧美家具为主的某品牌家居店内导购汪小姐直言,笔者看上的标着低价促销的产品并不能直接按折后价售出,必须先购买店中原价家具满3万元或5万元后,才有资格买“打折品”。 此外,当笔者向某建材品牌销售人员表示,自己就是冲着他们广告上标出的“特价品”而来时,该导购告诉笔者,其店中实际销售的特价卫浴柜,与促销牌上印的在材质和龙头配置上略有差异,如果不满意特价款,不妨在店中选购其他。 以某些数量有限的特价品做诱饵,先将消费者引进店,再靠三寸不烂之舌令之消费。某家居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现象其实随处可见,属于一种取巧的销售手法,只要不存在恶意欺骗,还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无形中也提高了对消费者的要求 耳根子别太软,没用的别买单!而对于折扣后暗藏的“门槛”一些品牌负责人明确表示,因为今年的市场冷淡,一般商品的折扣都定在了品牌史上最低点,同时,针对不同系列的畅销程度,不同产品折扣方式有所不同,这可能是消费者感觉“有门槛”的原因。但这种靠低折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方式也是大家在逆市中的无奈之举。
PChouse独家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推荐阅读: |
选风格填面积,马上免费预约
热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