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如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乱象,开发商垫资就是其中之一。然而不少人对这一乱象了解不深,对于中国楼市,它有哪些表现呢?是否合法呢? 随着近期贷款政策收紧,购房者的资金需求大幅上升,场外资金垫资房贷的“类首付贷”再次出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类贷款并未完全消失,只是由明转暗。 专家指出,“首付贷”等垫资买房,让缺乏资质的人贷款买房,变相突破住房信贷政策,绕过风险监测,使统计数据失真,加大房地产购房杠杆,此外,更将阻碍甚至减弱楼市调控效果。预计监管层将再度收紧资金端口,严控资金流入楼市的闸门,谨防风险叠加。 就在北京3·17史上最严调控政策出台的第二天,北京的房产中介小李发了一条朋友圈:“新政出来,钱不够怎么办?第一:北京有房,抵押贷,最多能贷1000万元。第二:北京无房,信用贷,最多贷100万元(多家银行)。第三:抵押信用都不够,只能全款代购,你差多少我来垫,过户后作抵押贷款还我钱。”不过小李表示,大多数抵押贷款额度都在500万以内。 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房产中介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目前其所在的公司无法做首付垫资业务,但是可以联系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来做。据其介绍,目前平台的借款方基本上都是卖房再买房时着急用钱的人。通过借款,一方面可以把现在贷款未还清的房子解抵押然后卖掉再买房,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另一套房的首付。
“这种首付款垫资必须要有抵押物,不然无法保证还款途径。”上述中介表示,一般情况下,第三方平台有抵押物,贷款额度在300万元左右。同时,借款利率方面也根据客户资质不同而有所差异,大约在每个月1.7%至2.4%的水平,且借款期限在半年之内。 对于垫资行为是否违法?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垫资有两种,一种是类似首付贷的形式,另一种是走按揭的形式。”张大伟解释,两种垫资行为以时间为定义,“一到两个月的垫资是可以的,如果较长时间的首付贷是不允许的。” 张大伟解释称,假如业主想要换房子,即卖一套房子再买房,而要进行售卖的房子有可能用于银行抵押做贷款。“因为银行贷款放款慢,新房首付不够,转而向中介等机构寻求垫资,这种行为到底是否违规,没有明确的定义。”张大伟表示。 在张大伟看来,目前规章制度衔接存在问题导致非首付贷的“垫资”行为,其风险不大。“但如果购房者是为了强行加杠杆,无论是贷款公司还是房产中介进行垫资,这种行为都是违规违法,存在一定的风险。” |
选风格填面积,马上免费预约
热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