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原材料市场涨价等一系列问题,今年的建材涂料市场并不太平,建材卖场“帝国”已然风雨飘摇。居然之家新店的夭折、红星美凯龙售假丑闻、独立店雨后春笋以及“达芬奇”潘多拉盒子的开启……种种内外表象和征兆之下是家居行业中渠道、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多方博弈、角力的潮流暗涌。压垮“帝国”的最后一根麦穗,在金秋时节已迎风摇曳,在不久的将来,一场建材涂料业的“辛亥革命”已血雨腥风扑面…… 建材市场“渠道革命”提前到来 在9月3日“第二届亚太经济论坛”上,亚太传媒根据800多名驻全国各地的一线员工,对367个地级以上城市调研,并通过部分生产商、经销商和卖场论证得出结论,断言:泛家居行业流通渠道的“辛亥革命”提前到来。亚太传媒认为,理性消费促使部分生产商进入直营领域,同时,经销商会理性选择与生产商合作,把自己变为服务商,寡头经销商崭露头角。为确保产品的质量,亚太传媒认为,“仓储式、厂家直营卖场”新兴流通渠道将兴起,分走30%的消费市场份额。 点评:家居业渠道嬗变的前夜,市场秩序在加快新陈代谢,我们可以通过两方面来触及和感受这种变化:形而下,大卖场的人气已显凋零之态;形而上,两个月失守10个百分点的份额,数据抽象出大卖场日见“失宠”的窘态。从市场觉察变化,由数据解读趋势,一场由量变到质变的家居业渠道变革,水在蓄,渠渐成…… 小家电产品最为典型。伊莱克斯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家居卖场建立了精品旗舰店。西门子也在尝试进驻家居卖场。而此前的厨房电器类品牌,如方太、老板以及海尔整体厨房等,早已经在涂料卖场生根多年。业内人士分析,家居与家电的消费群体有互补性,合作之势大于竞争。 点评:家居业流通渠道的沉疴痼疾,需要一剂济“市”良方以解家企难以承受之痛。屡次触及涂料业痛处,以专业媒体的视角尝试为涂料业望闻问切,这也是前不久召开的第二届亚太经济论坛的主旨。我们相信,对症下药才能使家居业“病树前头万木春”…… 渠道成本:家企难以承受之痛 涂料行业一业内人士透露,在2007年以前经销商纯利润比较可观,一度在20%以上,但是现在只有5%或更低,其中15%被流通终端拿走了。 据多家企业反映,在家具行业里面,涨价非常谨慎,比如人工涨了,原材料涨了,可厂家不敢涨价。即使涨也是3%-5%左右。但是零售终端的家具价格可能是30%-40%的上升幅度,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渠道成本。 郊区空白市场点火 近些年,北京郊区的建材市场,隔三差五地有涂料等建材城热闹开店,而店内的品牌入驻、市场定位,明显与市区内的店面有差别。涂料品牌商也多主动接触郊区市场。业内人士分析,郊区卖场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迎合了二三线市场需求,同时其渠道成本的优势亦可抗衡大卖场。 点评:由中外涂料业发展历程对比分析,推断出的未来几大趋势,事实上在目前涂料市场上,已征兆初现。大卖场从绚烂或者说是疯狂之颠,开始走向平淡,归于表面上的平静、深处却是变革的潮流暗涌。 推荐阅读: |
选风格填面积,马上免费预约
热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