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等政策边行动 建材企业抢跑“下乡”

2010-6-22 18:23:21  来源:pchouse  作者:佚名  

  尽管被建材企业寄予厚望的“建材下乡”的具体政策还没有出台,但是众多企业已经按捺不住扩张的冲动,开始试图以不同的方式搭上“建材下乡”的快车。近日,年设计产能达400万方的生活家地板南通工厂举行开业仪式,这预示着地板企业的“下乡”战略,已经从“纸上谈兵”阶段转入“大举扩张”的实质性阶段。

  农村建房消费约1000亿

  建材消费是目前农村、农民支柱性消费行为。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孟国强根据调研情况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以2010年全国拟新建房屋农户为1985.4万户,平均每户建房总费用为10万元计算,预计可以直接产生农村建房整体消费约1.99万亿元,即使其中5%的农户数是在“建材下乡”政策带动下新建房屋,也将带动农村建材房整体消费约1000亿元(未扣除补贴额)。同时,还可以拉动其他产品如家用电器、家具、灯饰品、布艺等直接相关商品的消费。

  面对这样诱人的一个大蛋糕,任何一个建材企业都会怦然心动,“建材下乡”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众多建材企业当前的战略重点。在上月举行的2010年中国建材商大会上,如何备战和应对“建材下乡”带来的商机和挑战成了最热门的话题,700多名建材商不远千里从全国各地赶到北京,就是为了打探到政策上哪怕是稍微明确一点的信息。

  众多建材企业抢跑“下乡”

  相比家电下乡政府给予13%的补贴,目前对于“建材下乡”会有什么样的政策还完全没有明朗。此外,究竟有哪些企业和产品能够进入“建材下乡”的“名录”也还是未知数。那么,为什么众多建材企业急于“抢跑”呢?

  对此,生活家董事长刘硕真说出了真实的原因。首先,企业已经率先感受到二三线市场爆发式成长的信号,尽管去年企业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重,但是生活家去年的全球销量较上一年度依然实现了50%的增长,许多产品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受生产能力的限制,不得不放弃了一些订单。企业不能因为等国家政策,而坐失市场良机。换句话说,即使没有“建材下乡”的政策出台,生活家扩张产能也是一个必然之举。

  其次,地板行业的集中度太低,2007年高峰时期,中国有地板企业多达3000家,尽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有30%左右的地板企业倒闭,现在全国的地板企业依然不会少于2000家,现在没有人能够知道到底谁能拿到“建材下乡”的“牌照”。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靠自己的能力抢抓住这样一个好的市场机会,而绝不能因为坐等政策而丢了市场。

  面对“建材下乡”的绝好机遇,一向走市场高端路线的唐山惠达集团也表示“不放弃”农村市场。惠达集团总经理王彦庆坦言,目前自己“忙死了”,但很支持“建材下乡”政策,肯定会拿出一部分产能来做这个事情。

  而北京集美家居集团市场部总经理李爱玲则告诉记者,集美家居已经“下乡”了。据悉,集美家居将新卖场开到了北京郊区的昌平,将于本月6日开业,并且一直还在全国其他地方寻找合作机会。

  紧随房企布局二三级城市

  和目前尚停留在概念阶段的“建材下乡”相比,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成了地板企业的掘金“宝地”。2009年,生活家的门店总数达到800家左右,与一年前的500多家相比增长了60%,这部分增长大多来源于二三线市场。

  城市市场的高度饱和及竞争激烈是导致建材企业试图把战略重点转移到二三线市场的重要原因。目前,以万科为代表的地产商已经开始把产业布局的重点放到二三线城市,沃尔玛、乐购等外资零售巨头新增网点也在向三四线城市下沉。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被看做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绝无仅有的财富机遇。

  对此,刘硕真坦言,紧盯地产商是生活家比较务实的竞争策略之一。也就是说,万科、万达这些比较敏感的地产商转战到哪里,生活家就会对哪里的市场更加关注。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尚没有完全消除,建材产品出口远没有恢复的大背景下,“建材下乡”显然给了建材企业更多的想象空间。而这些“抢跑”的企业们,正在把想象变成现实。

责任编辑:yeqing1
转载申明:太平洋家居网独家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友评论

选风格填面积,马上免费预约

请选择你喜欢的装修风格
请选择风格
  • 请选择你喜欢的装修风格
  • 简约风格
  • 中式风格
  • 欧式风格
  • 田园风格
  • 日式风格
  • 混搭风格
  • 地中海风格
房屋面积不能为空
手机不能为空
请选择你所在的城市
城市不能为空
60获取验证码

立即免费申请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政策》

合作媒体推荐

热门案例

太平洋家居网官方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