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家居IPO难度加大,企业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做”

家页
时间:2023-11-08 12:14:39 来源:专栏

近日,玛格家居、皇派家居、科凡家居、马可波罗、远超智慧、新明珠、好博窗控等多家家居企业相继被中止IPO。

早在今年2月,就有主板IPO红绿灯窗口指导意见流出,指出相对传统、行业壁垒较低的大众消费企业,比如食品、家电、家具、服装鞋帽等将成为“黄灯”企业,上市或受限。虽然这一消息没有得到确认,但今年以来泛家居IPO确实有逐渐收紧的现象。

今年8月,证监会宣布将围绕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等做出一系列安排,其中就提到了将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靴子终于落地,正在排队上市的家居企业似乎也感受到更大“阻力”。

泛家居IPO突现

“中止潮”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试图冲击IPO的家居企业约有30家,但目前已有17家企业中止或撤回IPO申请,泛家居的“资本寒冬”是否真的到来了?随着行业成熟度的提高,家居行业的资本化进度也在不断向前推进,但从2021年开始,家居企业冲击IPO的进度却似乎未如理想。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有26家泛家居企业寻求上市,最终有12家成功登陆IPO,接近半数企业成功“上岸”。但来到2021年,有超过50家泛家居企业冲刺IPO,最终却只有18家成功上市。来到2022年,情况也并未好转,排队上市的泛家居行业企业从2021年的超50家降至30家左右,最终有16家成功上市。

这股“资本寒潮”也继续蔓延到2023年的家居行业。仅9月30日,就有CBD家居母公司远超智慧、玛格家居、皇派家居、新明珠、好博窗控、图特股份、时代装饰、莫干山母公司云峰新材被中止IPO审核。截至10月12日,今年正处在IPO审核阶段的泛家居企业中,就有10家被中止审核,除了以上8家企业之外,还有好博窗控和图特股份。

此外,今年至今撤单IPO的泛家居企业也多达7家,分别包括诗尼曼、三威新材、千年舟、欧曼科技、同福股份、书香门地、汇联股份,其中前五家企业均为自行撤单,书香门地、汇联股份则被原保荐机构取消保荐。

整体来看,被中止IPO的家居企业都是因为财务资料未更新,其中,远超智慧、时代装饰、云峰新材这3家企业已经是今年第2次因为财务资料更新问题被喊停IPO。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曾表示,“因为财务资料过期导致被中止发行上市审核的现象并不罕见,但同一家企业出现过两次这种情况实属少见。”他认为,财务资料过期可能是财务报表存在问题、业绩波动大或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等。

梳理这几家因财务资料未及时更新而被中止IPO的家居企业,业绩确实不够理想。以CBD家居母公司远超智慧为例,招股书显示其2020年-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0.42亿元、13.43亿元和12.2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24亿元、1.98亿元、1.66亿元。

可以看出,近年远超智慧的营收一直处于波动状态,其在招股书中也提到了这一经营风险,并表示2022年外部特定因素对经销商经营造成了不利影响。报告期内,远超智慧的经销模式销售收入分别为8.74亿元、10.71亿元、9.5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53%、88.11%、83.06%,经销收入占比过高,再加上经销商变动过于频繁,为公司经营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同样,以定制衣柜为主营业务的玛格家居,其2020-2022年的营收分别8.4亿元、10.26亿元、9.4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853.27万元、1.09亿元、8848.97万元,业绩也呈现“倒V型”分布。

由于玛格家居近年重点发力大宗业务模式,2022年大宗业务收入就较2021年增长了两倍之多,但与此同时,其2022年的应收账款也从2021年的213.25万元剧增至1884.44万元。但除此以外,玛格家居更大的不确定因素还有高达90%的经销商收入占比,这意味着公司的收入几乎全部依赖于外部渠道,对于任何一家想要做大做强的企业来说,这种模式都不可能持久。

经销商模式也是不少家居企业的困扰,科凡家居最新招股书透露,其在全国拥有970家专卖店,其中930家为经销商。证监会就曾对其保荐机构国泰君安证券发问,包括要求其解释“发行人各期经销收入占比98%以上,多家经销商是公司前员工” 等问题。

不难看出,在以上被中止IPO的家居企业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过度依赖经销商、被大宗业务拖累、近年盈利下滑等问题。证监会也在回应近期撤回IPO企业有所增多这一现象时表示,近期撤回的企业,主要存在控制权稳定性不足、业绩下滑等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类似书香门地、汇联股份被保荐机构撤回IPO的情况,可能是保荐机构评估结果后认为失败几率较大,或者是迫于交易所的压力,以“撤销保荐”为由叫停IPO。比如汇联股份过去三年净利润和毛利率均呈现逐年下滑趋势;而书香门地也在招股书中透露,公司存在以“以房抵债”方式收回恒大地产应收款项的风险。

行业两极分化

资本青睐头部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冲击IPO的泛家居企业约有30家,被中止或撤回IPO的企业已有20家,已进入或者结束辅导期,但仍未提交招股书的泛家居企业共有10家。

整体来看,定制家居、智能家居赛道中冲击IPO的企业数量更多,而目前被中止或撤回IPO的家居企业中,更多的是门窗、陶瓷、板材等细分领域的企业。

梳理近两年成功上市的泛家居企业名单,智能家居赛道确实有更多企业能够成功“跑出”。2022年上市的泛家居企业共计16家,其中,智能家居相关企业4家,软体家居企业2家,照明企业、家居跨境交易平台、户外家具、定制窗户、卫浴、PVC地板、设计与软装、超硬材料、墙布、厨房电器各1家。

不难看出,资本正在向综合型家居企业考虑,对于细分领域的家居企业而言,上市之路为何会特别难走?

首先,作为房地产的下游企业,当上游行业不景气,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下游的建材行业,特别是陶瓷、板材、卫浴等企业,在经历风风火火的市场过旺之后,这些行业也开始进入瓶颈期,开始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

比如此次被中止IPO的马可波罗,其存货规模一直比较大,2019年末至2022年6月末,马可波罗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7.36亿元、19.41亿元、23.66亿元、22.90亿元,如果销售不达预期或者市场流行趋势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马可波罗存货余额再进一步增加。

除了销售压力之外,房地产调控也会给建材企业带来回款压力。比如被中止IPO的建筑陶瓷行业第一梯队企业新明珠,其前五大客户中占比最大的客户正是恒大地产,2019年-2022年,新明珠对恒大应收款项规模分别为12.52亿元、14.07亿元、12.03亿元、12.02亿元,为新明珠带来了庞大的回款压力。

其次,环保政策也是决定建材企业能否上市的另一道关卡。蒙娜丽莎从筹备上市到成功上市耗费了八年时间,东鹏控股也是经历了3年多的筹备和等待才成功上市,欧神诺是通过被上市公司收购的“曲线救国”方式才成功上市的。业内人士认为,欧神诺之所以选择“曲线上市”,或因其所在的建材行业被环保部归为13个重点污染行业之一,在上市之前还需要通过相关部门核查,而借壳上市则显然更方便快捷。

再次,相较于定制家居、软体家居企业而言,门窗、地板等细分领域对消费者而言属于改善型需求,当消费者预算有限时,必定会优先满足家装翻新、家具购置等,门窗、地板需求往往会先被砍掉。

最后,随着泛家居行业的转型升级,当前越来越多企业选择跨赛道发展,比如定制柜类企业开展“门墙柜一体化”战略,家装企业也逐渐向“整装一体化迈进”。

随着头部企业的“强强联合”,龙头企业的规模效应会进一步扩大,这也给细分领域企业带来了更大压力,它们更需要从业绩上来证明自己能做到行业的顶端,才能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资本关注业绩

企业如何说新故事?

内外交困,排队上市的家居企业还有希望登陆资本市场吗?从证监会的最新回应来看,其并没有针对家居行业设置“红黄灯”,阶段性收紧IPO节奏是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健运行,也不存在所谓的IPO“关闸”情况。

结合当前二级市场的情况来看,在市场缺乏资金量、交易量的大前提下,资本市场必然更倾向选择能够契合市场风向、更具有潜在增长空间的企业,证监会就曾公开表示支持科技企业发展,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智能家居企业能够顺利奔向上市的原因之一。比如科凡家居、皇派家居等,都在招股书中提到了智能化生产项目,科凡家居表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智造生产基地扩产建设等;皇派家居表示募集资金主要投入于铝合金窗智能化生产线扩建项目等。

但从这两家企业最终还是“败在阵前”来看,家居企业想要成功冲刺IPO,光会“讲故事”必然是不够的,还要成为“六边形战士”,在业绩、增长、前景等各方面都得真正“能打”

一方面,对大宗业务、经销商依赖较重的企业,需要优化自身的业务模式,即便是已经上市的家居企业,今年也都在积极转型。以皮阿诺为例,其在2021年受大宗业务拖累,营收业绩收入、净利却纷纷下降。2022年底,保利旗下资本宣布拿下了皮阿诺20%的股权,此后皮阿诺一直在朝中高端转型,并减少大宗业务占比,包括在今年宣布与保利资本、阿里每平每屋设计家在装配式装修方面达成战略合作,今年其中报已经实现环比扭亏为盈。

另一方面,产品类型过于单一的家居企业,也需要考虑场景化的延伸。以林氏木业为例,最初是“淘系”出身的品牌,主打线上渠道,近年不仅积极布局跨境电商,更按下了拓店加速键,并延伸出成品店、定制店、婴童店、睡眠店等不同场景的终端体验店,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最后,对于专注于单一细分赛道的家居企业而言,则需要把赛道做深做透,成为该领域的龙头。比如已经在A 股成功上市,目前拟将登陆深交所的艾芬达,虽然只专注于卫浴毛巾架,但其早已在欧美市场站稳了阵脚,并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600余项。艾芬达从2015年开始发力国内市场,瞄准的正是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寻求更大的增量空间。

整体来看,当前泛家居行业的上市之路确实逐渐趋严,随着行业洗牌期的到来,企业成功上市的难度还会逐渐加大,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而言,挑战也进一步升级。但这也是给到家居企业的警示,企业寄希望于通过上市融资来解决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本来就是“本末倒置”,企业自身足够优秀,才是实现规模扩张的前提。

资本市场的“阶段性收紧”,也正好给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能进一步推动家居企业提高自身能力,为消费者带来更高质量的服务。

网友评论
发现好物 查看更多好物
推荐案例 查看更多案例
家页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小程序
随时随地都可以看~
写评论 写评论
写评论
分享 分享
分享